二级菜单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学校新闻
开放大学五年:总结与反思——“开放大学建设进展与成效研讨会”综述(三)
日期:2017/12/25 14:59:40  来源:舒城开放大学  浏览量:
开放大学五年:总结与反思——“开放大学建设进展与成效研讨会”综述(三)
徐辉富、魏志慧、李学书 
三、总结与思考

本次会议是201251所开放大学成立以来首次进行的总结和梳理,也是迎接2020年建立中国特色开放大学体系评估的一次中期审视,意义深远。开放大学发展历程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

(一)试点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上午六位校长的交流基础上,专家在下午点评环节充分肯定了开放大学五年实践取得的成绩。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协会名誉会长郝克明指出:“开放大学从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上的战略转型中,仅仅只有五年时间,能够取得现在的成绩非常不容易,也坚定了我和大家一起建设中国特色一流水平开放大学的信心和决心”“(开放大学)生命力已经显现出来了,一个是学校的自主权,一个是省市地方政府的积极性,还有领导干部和同志们的认识”。王一兵教授指出:“(开放大学)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理念上有很大的调整,办学模式上有很大的创新。

从事实来看,开放大学建设取得的成果是多方面、多维度的,既有外显的体制机制的改革、科研建设、质量保证、技术应用,也有内隐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的探索突破上,促进了开放大学的发展。上海开放大学袁雯校长评论指出:五年的转型证明了试点的成功。五所地方开放大学完全走了一条各不相同的路,都围绕着各省市区域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需求走出一条自己的路。从这一角度讲,这五年的探索是成功的,我们都在努力的往前走,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社会、政府、学习者的认同。

(二)历程艰难。正如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指出的,“开放大学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全新的事业”,没有现成的理论和模式。因此,开放大学发展历程艰难。校长们的发言,让与会者深切地感受到开放大学在建设和发展中遭遇的困难和挑战。国家开放大学杨志坚指出,“这7年,我们从做方案到推进到总结我都经历了,实在没有说哪一个工作是简单的,都很难,有些也没办法说,只能说很难。”江苏开放大学崔新有校长指出,“办这类大学在中国极其艰难,非常痛苦,没有任何一个人告诉你应该怎么做,全靠自己,有时感到‘无从下嘴’”。

事实上,迄今为止,开放大学对“如何建设新型大学”,“转型发展”转型如何转,新型新指什么等问题依然认识不一。要建设一所中国特色的开放大学,国外开放大学没有提供现成的例子,传统广播电视大学也没有提供现成的思路,开放大学建设的理念、思路、方案等,都需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摸索中前进的。“如果别人干过了,我们再干就会容易很多”,缺乏可供借鉴的先例,这一事实注定了开放大学的发展历程是艰难的、不平坦的。

(三)前景广阔。教育部综合改革司彭斌柏副司长指出:一个人也好,一个地区也好,一个民族也好,甚至一个国家也好,只有以能学习,会学习,有条件学习的个人进取民族和国家才有可能在今后的发展中取得持续发展的状态。从实际看,当前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社会经济转型、老年社会来临等的发展,都离不开终身学习的支撑。开放大学的前途是光明的。

然而,开放大学要切实满足人们灵活、优质的终身学习需求,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教育质量的需求,还面临不少挑战:

(一)如何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教育质量的需求也随之不断提高。灵活、开放、优质、个性化成为当下人们终身学习的新需求。开放大学如何满足个性化时代的教育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教与学方式,满足多元化、学习方式多样化的需求,成为开放大学面临的重大挑战。

(二)如何迎接新技术的创新应用。追踪、推进新技术的应用是开放大学的重要特征。上世纪末九十年代末,开放大学曾被誉为技术应用的排头兵。但近几年来,普通大学已成为技术应用教育的引领者。开发MOOC的,大多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外名校。开放大学只能在技术应用潮流的蘣侠下跟随前行。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已经迎面扑来,普通高校和企业已对这些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展开积极探索,但开放大学还没提上日程,开放大学要在未来技术应用中占有先机,还待观察。

(三)一体两翼的布局有待加强。很多开放大学形成了一体两翼的事业发展布局。例如,江苏开放大学形成了以学历教育为主体,以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为两翼的事业布局。北京开放大学形成以学历教育为基业,社区教育、职业教育为主业,非学历社会培训为正业的事业发展思路。上海开放大学形成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社区教育三教融通的事业发展布局。两者中,学历教育相对较强,但发展空间受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影响日益收紧。非学历教育前景广阔,但主要依托政府、国企等开展合作办学,学校品牌、师资力量、教学质量、运作机制等市场竞争力不强,办学相对薄弱。社区教育尚在起步之中。一体两翼格局有待加强。

(四)如何保证高质量的开放教育。广东开放大学通过专业设计的高起点、教师的柔性流动以及行业、高校的合作,获得了评比的优秀。不少开放大学的毕业生也在当地做出杰出贡献。但是,这不能消除社会对开放大学质量的质疑,如何理解和保证教学质量,仍是开放大学需要攻克的难题。

要应对这些挑战,开放大学需要大胆创新,探索特色办学之路。教育部综合改革司彭司长指出:开放大学的建设,一要提高事业站位;二要理清发展思路,不能再走传统的普通高校的套路,不能再走传统开放广播电视大学的老路,三要落地落实落细,好的想法要通过制度、政策、措施将其变成现实;四是力图改革创新,挖掘包括行业、个人、政府、企业等在内的社会需求,加强教育的供给侧改革。

从开放大学自身发展来看,开放大学的历史,就是一部教育创新史。开放大学的发展壮大,很多程度上得益于对传统大学的突破和创新。广东开放大学的实践也说明了这一点。该校在国内率先推出标准化工程专业,整合政府、行业、企业等各方资源,包括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乃至新西兰、香港等高校的优质课程资源,学生拿了多项国际和省级奖项,成为普通高校建设标准化专业的标杆。

当然,开放大学的发展也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一方面,开放大学适合社会需要,有顽强的生命力。江苏开放大学崔新有校长指出,开放大学人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只要给点小阳光,就能灿烂。另一方面,建设好开放大学是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举措,意义深远,责任重大,也是实现我国教育公平的最后一道防线,关系到整个国家人口综合素质的提升,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从发展趋势看,开放大学是未来最有前途的一种大学类型,代表了未来教育形态,是值得获得支持和尊重的新型大学。政府有责任为个人、为地区、为民族、为国家的学习创造条件。(2017-12-11 MOOC 文章来源《开放教育研究》)